位置:首页 >  古城概况  >  古城记忆
开原七鼎龙潭寺与伊通县 文/刘兴晔(辽宁·开原)
发表时间:2018-12-16     阅读次数:     字体:【


开原七鼎龙潭寺与伊通县

文/刘兴晔(辽宁·开原)


柳条边威远堡边门外,古来一向多城子。其中南城子村附近有龙潭寺,这一带曾属吉林省伊通县。

开原龙潭寺

开原威远堡七鼎龙潭寺,在寇河北岸一古高句丽山城中,清代划在柳条边外。龙潭寺周围七峰环绕,只在东面有一个出口,为易守难攻的兵家必争之地。内有一山间盆地,中有龙潭,保障山城内人畜饮水及各项生活用水。作为寺庙,则建于清代乾隆年间,由五台山演智大师兴造。历经300余年的发展,已经成为开原地区较有影响的寺庙之一。

龙潭寺划入开原

龙潭寺在清朝中前期,隶属于吉林省伊通州。宣统三年(1911)从吉林省伊通州划入开原的19个村屯:南城子、峨沟、下城子、袁家屯、万家沟、周家沟、双城子、马家林子、聂家沟、碱场子、船房子、二道河子、宿家屯、吴家屯、纪家屯、靠山屯、孟家屯、秀水甸子、小岭子。另外,尚有12个小自然屯。龙潭寺一道划归开原县。柳条边外诸城子,历史更早,当为夫余国至高句丽国时期的古城。

伊通河与柳条边

吉林省伊通地区,发源两条河,一条是伊通河,向北流入松花江,一条是叶赫河,向南流入辽河。叶赫河在威远堡穿过柳条边,进入开原县的清河。而伊通河流域的伊通地区,则在清初顺治年间修筑柳条边时,划在了边外。柳条边是伊通清代历史上位列第一的国字号工程,它包括边墙、边门和卡仑三部分。

伊通边门

康熙九年开始修筑吉林新边,至康熙二十年竣工,由南面盛京边墙的威远堡门向北,依次设置了布尔图库、赫尔苏、伊通河、法特哈四个边门,这就是有名的伊通边门。边门设于乌苏站,即今天的伊通县城。可见,伊通是个与柳条边有着重要联系的地方。

伊通卡仑

围绕伊通边门,在其左右两侧,即边里吉林将军辖区和边外蒙古王爷领地,设立了八座边台,即卡仑。每一边台设领催或防御,下有排头及台丁若干名,专司二、八月挖边之事。台丁等由关内各省招来汉人充任,其家人种地不纳赋。

莲花街驿站

伊通地区在清代位列第二的国字号工程就是皇家御道。康熙二十年伊通边门建成的同时,又修筑了皇家御道,沿路设有莲花街、叶赫镇、赫尔苏、大孤山、伊巴丹五处驿站。每站设驿丞一员,排头四名,站丁若干,耕地三四百饷,专为传递公文。从此之后,伊通渐成当地一大集镇。莲花街在当时称绵花街,曾是明代镇北关外的马市所在,清代也称蒙古伙洛站。

吉林围场

伊通地区在清代位列第三的国字号工程就是皇家围场。1616年,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女真族各部后,便开始设立盛京围场,为“八旗子弟讲艺行射”行“秋狩之礼”的地方。康、乾时期,皇帝狩猎更达到鼎盛,盛京围场一直沿用,其中阿木巴克围场是著名的盛京围场之一,其一部分就位于伊通满族自治县城南15公里的西苇镇境内。1980年,作为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,伊通县“皇家御围场”以及12座烽台被写入《伊通文物志》:“古代皇帝围猎时,传递信号的烽火台。”阿木巴克,汉语为“苇子沟”,即现在的伊通满族自治县西苇镇。该围场地处长白山余脉,东部连接那丹伯围场(现东丰县那丹伯镇);南和东南与阿兰巴克钦围场(拉拉河子)相连;西和西北与伏加哈色钦围场(四平市郊东南部)接壤;北和东北在伊通满族自治县西苇镇的腰苇村和民主村,方圆近百里。

康熙皇帝伊通围猎

根据《鞑靼旅行记》和《扈从东巡录》记载,1682年,康熙帝爱新觉罗·玄烨第二次东巡,巡视盛京、吉林乌拉一带。3月21日,吉林将军巴海率八旗精锐200骑,至中途阿尔滩诺门地方(即伊通县大孤山)迎驾,一路行围狩猎,于3月25日到达吉林乌拉地方(今吉林市)。

返程途中,康熙皇帝率随从走山路(即围猎古道),边狩猎边赶路,经过开原东部的盛京围场(即伊通境内的阿木巴克围场)时,皇帝与皇族、大臣围猎骑射。围猎时,一只斑斓猛虎窜出,玄烨弯弓搭箭,将虎射杀。

开原拨兵成立伊通旗署

  雍正六年(1728),从开原等地拨出镶黄、正黄二旗,屯居伊通,设二旗公署。衙署设在伊通河畔的乌苏站,隶属于永吉厅。二旗公署负责掌管二旗户籍及军政、民政。《吉林乡土志》载:雍正六年,以吉林佐领、骁骑校及开原防御、骑校四人,甲兵二百人,移驻伊通河,这是满族移入伊通之始。满人驻防伊通,设旗民二公署,由镶黄、正黄二旗各佐领管理二旗各户。

乾隆皇帝两次驻跸伊通

乾隆九年、乾隆十八年,是乾隆皇帝四次东巡的前两次,两次都曾驻跸伊通门,伊通也称乌苏。《清高宗实录》记载两次驻跸情况:“庚寅,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。行围于英额边门外。是日,驻跸乌苏河”;“乾隆十九年甲戌九月丁丑朔,上行围——是日,驻跸乌苏河大营”。这里的乌苏河,即伊通河,英额边门系依儿边门、伊通边门。

伊通州

嘉庆十九年(1814),设伊通河分防巡检,属吉林厅。伊通河分防巡检的署衙设在乌苏站,将乌苏站更名为“伊通河”,后又改称“伊通街”。可见今伊通镇亦因伊通河而得名。此后,在伊通边门外的蒙地内添设了长春厅,特别是吉林西围场弛禁,使伊通地域人口逐渐增多了。光绪八年(1882),撤销伊通河分防巡检,改设伊通州,隶属吉林府,州署设在伊通街。同时在伊通东南磨盘山添设分防巡检,隶属伊通州。

伊通县

1913年,撤州建县,称伊通县,隶属长春道。满洲国时期,于1941年与双阳县合并,为通阳县。1945年,被中国共产党收复,建立通阳县民主联合政府。1946年3月15日,撤销通阳县,恢复伊通县和双阳县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隶属吉林省。1956年,伊通县为公主岭专员公署所辖;1958年为四平专员公署所辖;1983年为四平市所辖;1985年2月为公主岭市所辖,同年12月复归四平市所辖。1988年8月30日,撤销伊通县,设立伊通满族自治县,隶属四平市。


(该文经作者同意转载并整理)


 
上一篇:《咸州古城的历史地位及其特征》 ——从咸州古城的命名谈起 文/高清林(辽宁·开原)
下一篇:元朝时期元初在咸平置东京行省 文/高清林(辽宁·开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