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页 >  古城概况  >  古城记忆
通江口在历史上的概貌 文/高清林(辽宁·开原)
发表时间:2018-12-16     阅读次数:     字体:【


通江口在历史上的概貌

文/高清林(辽宁·开原)


  通江口原名同江口,也叫同河子,位于辽河东岸。西距法库六十华里,西北距康平五十五华里,南距铁岭九十华里,东南距开原六十华里,东北距昌图县老城七十华里。地处辽北五县的中心,又是五县的边界,也是战略要地。 远在一八九四年(光绪十九年)以前,因东北未建铁路,南北交通以水运为主,而辽河又是交通运输主要航线,由各地汇集到通江口的商船年达二万余只,自然形成了粮谷、货物聚散地的主要码头。各地资本家云集而来,钱庄有官银号,粮栈兼大商业有山西乔家的“广源达”“公源”,由乔汗山经营;河北白家的“泉胜涌”,由白老新经营;河南张家的“德兴广”,由张老坤经营。还有“广昌益”、“翠发合”、“天益大”、“怀德润”、“恒丰义”、“德源庆”、“公发源”、“仁发合”、“公合益”等二十四家。都是粮栈兼营百货、五金、布匹、纸张、杂货及乾鲜果品的商号。大菜房三处。另外有小商小贩一百多家,专门推销大商号的杂货。还有一部分小业主,自制衣服鞋帽、金银首饰、编织、糕点、铁、木、皮革、鞭炮、香、蜡、油、酒、米、面加工等小作坊。其他旅馆、饭店、书馆、戏院、茶社、浴池、大车店等服务行业也应有尽有,十分热闹。每逢秋冬各粮栈大批收粮,春天则装满货船,待辽河解冻就扬帆顺流南下,经营口通过海运便运到关内和国外。初秋商船返回,满载年货及布匹、纸张、盐、苇席、面粉、煤油等货物,批发到东北各地。运货拉脚者北至宽城子(即现在长春)、西至内蒙一带。大批“美孚牌”、“老鹰牌”、“德司服”煤油源源不断由国外运进国内,随着外国货的运入,而洋教也由营口传入通江口,仅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商船达万余只。又在通江口修了教堂。通江口则成为一个繁华地区,全镇居民三千多户,二万左右人口,街内无农业户,大部是自由职业者。工人有三千多名 (基本是单身汉),多数去码头搬运货物,有的扛小扛,有的推独轮车;有的到粮栈、商店当长工;有的打短工,也有的挑小挑、卖破烂。妇女则到辽河沿上“缝穷”(即缝船篷),补袜底,过着半饥半饱日子,每年还都有五、六十名因劳累致残的废人住在“花店”当了叫化子,沿街乞讨。通江口一带小私有者(包括土地),受到大地主、资本家威胁排挤,逐步遭到破产。  到一九O五年,日俄战争停战后,日货也源源流入通江口,除了英美烟草公司人员长期驻在外,日本又在通江口设立了领事馆,通江口一度称之为“外国租界地”,并由日本领事宫腾义彦带来黑川、白岛、蒲源、九井等日本人到通江口以卖洋药为名,大肆进行贩毒(鸦片、吗啡、海洛因等)。为保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,又设立了河防营,并由营口派来三十名水上警察维护地方秩序。   到一九三一年“九·一八”前夕,因“中长铁路”通车,水上运输逐步被铁路代替了,二十四家粮栈已逐渐缩小到八家了。船只也由二、三千只减少到四百只了。人口、住户并没有更大的变化,人民生活愈加痛苦,出现了七家“当铺”,很多穷人去“当号”的现象,尤其年、节日,穷人以衣服、被褥、贵重物品做抵押,借出些钱过节日,月利三分,十八个月为限,过期不赎为“死号”,由“当铺”随便处理。有些商号也出过“彩票”拉拢顾客买货。每逢春节燃放大量花炮,迎接秧歌,以示有气魄,招徕顾客,图的是名气。元宵节闹花灯通宵达旦,招待顾主。这就是通江口的历史概貌。



(本文经作者同意转载并整理)


 
上一篇:盛世才曾祖父盛福信 文/刘兴晔(辽宁·开原)
下一篇:哈达贝勒城在古城子不在王皋城 一 古城子建筑规模 文/高清林(辽宁·开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