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页 >  古城概况  >  古城记忆
开原老城城池的由来 作者/霍英敏
发表时间:2022-05-17     阅读次数:     字体:【


开原老城城池的由来

作者/霍英敏


开原老城城池是一座历史悠久,饱经沧桑的古城池。它曾经是五朝重镇开原(辽、金、元、明、清)古都。如今,那依稀可辨的断墙残垣;那直插碧空的巍峨古塔;那十字街巍峨古朴的钟鼓楼;那苍老狭窄的幽幽古巷,以及黄龙府、锁龙桩的传说,无一不显露着这座古城的神韵,她仿佛是在向世人诉说开原古城昔日的辉煌。

根据史料记载,辽天显元年,即公元926年,辽灭渤海国,在今开原老城西关村的西北角罗城建一古城,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开原咸州古城,初号为郝里太保城。距今已有1096年。这座土城建筑规模没有史书记载。根据开原市历史研究学会顾问专家高清林老师的实际考察得知,土城南北长约1.5公里,东西长不足1.5公里,与明朝建的砖城持平。辽、金、元三朝时期这座土城仍在沿用。

明朝时期,统治者为了增强防御能力,在旧土城东面新建一座砖城。有《开原县志》(民国十八年本)记载:明朝洪武二十六年(公元1393年)“因旧土城之东改建砖城”。这座砖城就是现在的开原老城池,距今已有629年历史。

开原老城城池呈方形,城墙高三丈五尺,周围十二华里二十步。全城设有四门:东曰“阳和门”、南曰“迎恩门”、西曰“庆云门”

北曰“安远门”。城墙之上设有四座角楼,城墙宽阔,可通马车。城外四周设有一道护城河,城中心是古城至高点,在此建钟鼓楼一座。古城以钟鼓楼为中心分为东大街、南大街、西大街、北大街,整个城池建筑宏伟壮观。

明末万历四十七年(公元1619年),开原城被后金军队占领,到1636年始改国号为清(由努尔哈赤第四子皇太极改国号清)。这时开原城已遭到毁灭性破坏,加之年久失修,致使城池残破不堪。

乾隆四十三年(1778年)乾隆帝到东北开原巡围狩猎时,亲自拨银十一万两,重建开原城,于乾隆四十七年(1782年)竣工。此后,城内居民渐多,各种手工坊、商号、客栈、酒馆、茶馆等多达四百多家,城内人口达二万。道光三年(1823年),开原城池又重新修补一次,历时四年完工。

随着清朝统治中心的逐步向关内转移,五朝重镇开原(辽、金、元、明、清)地位的削弱,老城城池建设已不被重视。日俄战争帝俄战败后,新城开原崛起,取代了开原老城的中心位置,极盛一时的开原古城日渐衰落,城墙逐步摧毁。

中华民国初期,老城西南城墙日渐倾毁,其他尚属完整,但东门、北门城瓮已被拆除。日伪统治时期,西、南城瓮又被拆毁。护城河早已被湮灭。

1948年2月开原解放后,老城城墙已残破不堪。1952年城墙局部被拆毁,到1958年城墙砖竟被拆掉大半。

“文革时期”老城古城遭到严重摧残,城内许多文物古迹被损毁,钟鼓楼被拆除,古城墙更残破不堪 。我记得,1970年老城镇组织全镇中小学生拆城墙大行动,城砖一扫而光。当时,我是开原四中二年级的学生也列入了拆城墙队伍中,亲身感受到这一场面。高高的城墙,浩浩荡荡的队伍,人山人海,场面十分壮观。我们年部拆城墙的位置在东南城墙的一段,也就是现在的老城小火车站位置前面的城墙旧址。城墙拆毁也有个过程,到1980年以后古城墙才逐渐消失,但至今还有部分城墙基础还留有痕迹,特别是老城西北角的一段城墙根还凸凹明显地露出。

随着时代的变迁,开原古城城墙的摧毁,古城道路改建发生了变化。1980以前,102线哈大国道(哈尔滨至大连)通往南北的汽车必经开原老城的南大街,并绕过钟鼓楼穿过西大街通行;通往西丰县的汽车必经老城的南大街,并绕钟鼓楼穿过东大街通行。然而老城古城的大街狭窄,过往的车辆行驶拥挤不太畅通。1980年以后,道路改建通往南北的102线汽车不经过老城南大街、西大街了,而是绕着拆毁的南城墙外向西北通行;通往西丰县的汽车也不经过老城南大街、东大街了,而是在拆毁的东城墙外向东通行了。

当您开车从南向北行驶来到开原老城南门时,抬头展望您看到的是1990年后重修建的开原古城南门“迎恩门”;您看到的东西左右的大道,这是开原古城城墙拆毁后新改道建的两侧102线哈大国道和通往西丰县的国道,昔日的开原老城城池已不再展现。


上图:1907年,日军占领下的开原老城南门迎恩门


上图:1906年,日军占领下的开原老城钟鼓楼


上图:2004年重建的老城南门迎恩门(2019年拍摄)


注解:

1、 此文发表在2010年5月11日《铁岭日报》第四版 铁岭开讲栏头题。

2、 此文重新修改,后三个自然段是作者续写的。

作于二0二二年五月十五日


责任编辑:王义





 
上一篇:故乡之桥 作者:洪德本 (回忆故乡序列文章之一)
下一篇:开原老城关帝庙和关帝庙胡同 文/霍英敏(辽宁开原)